Michelle
-
10月24日起,解放桥全桥时段性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
因桥梁设施维修施工,10月24日起,解放桥全桥时段性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公安交管部门发布施工区域绕行提示。 据了解,解放桥位于天津站对面,为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桥,作为天津的城市象征,具有景观、文物、交通三位一体功能。本次维修施工将进行线缆敷设,开启系统、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拆除及安装、桥面更换、桥梁整体调试等工作,工期历时6个月。由于解放桥是连接河东区与和平…
-
天津联通津南分公司党委获评天津市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 蒋毅获评抗疫劳模
天津联通津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姚祥伟 抗“疫”英雄天津联通优秀共产党员蒋毅 10月22日上午,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天津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对249名劳动模范、50个模范集体和150名优秀共产党员、10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会上,天津联通津南分公司党委获评天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天津联通优秀共产党员、津南分公司通用行业服…
-
前三季度,外商在天津再投资金额超28亿元
记者从本市税务部门获悉,2020年前三季度,天津市有26户次企业的境外投资者顺利享受到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累计扩大在中国投资金额28亿余元,涉及税款近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企业享受再投资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的户数和金额分别增长了24%和86%,政策落实效应明显。 据悉,今年以来,为帮助外资外贸企业应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好地服务“六稳”“…
-
2020年外省家长更愿意选择落户天津
2020年河北高考报名人数达62.48万 创历史新高!更多外省家长愿意选择落户天津! 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北高考报名62.48万人,相比去年增幅达11.65%,考生规模连续5年增长,创历史新高。 面对每年增加的考生,许多家长都忧心忡忡的担心孩子高考,现在有许多河南、河北、山东的家长找到了途径,选择落户天津,不仅仅…
-
终于定了!11月1日零时起正式供热 服务热线公布
从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全市人民温暖过冬,按照《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和气象综合会商结果,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我市2020-2021采暖期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供热,达标运行。 全市各项供热准备工作已就绪,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委、各供热企业已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全力做好今冬供热民生保障…
-
有身份了!从此不再漂泊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
日前,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这些因残、因病无法表述身份信息,经多方寻亲未找到家而滞留在救助站内的特殊困难群体终于有了身份、不再漂泊,纳入到天津市保障体系进行安置。 为什么这些人员可以落户? 落户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落户以后,他们将享受到何种保障? 带着种种疑问 记者采访了天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 市民政局事业处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领取了193名流浪…
-
四部抗美援朝系列电影即将上映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的功绩永远彪炳史册。近日,电影《金刚川》《最可爱的人》接连定档10月23日,它们与同样将在年内公映的《英雄连》《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一道组成“抗美援朝系列电影”,全面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传递不灭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 《金刚川》剧照 电影人集体致敬英…
-
用文化激励商业新生,“天津烫”刷爆抖音
“好好吃啊,我们去天津玩吧!”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一段展现并浓缩天津文化的视频刷爆抖音,引来对天津城市的好评如潮。领衔城市商业,天津大悦城集齐天津“卫”、曲艺“味”、风筝“魏”、精神“位”、美食“胃”五大元素,用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激活城市热情。 与潮流文化争抢赛道,将传统文化赋新 天津大悦城的潮流文化似乎可以分开来看,潮流是表象,文化是内核…
-
天津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防疫要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速来查看
2020下半年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疫情防控须知已发布,考生于2020年10月26日—10月31日在报名网站上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按准考证上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2020下半年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疫情防控须知 为确保全体考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请考生认真阅读并落实《2020年天津市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防疫与安全须…
-
天津大运河遗产考古勘探发现古代墓葬800余座
这是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考古发掘区全景(10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10月12日,考古工作者在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考古发掘区工作。 新华社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这是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考古发掘区出土的部分釉陶罐和白瓷罐(10月21日摄)。 新华社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