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疆”引津城大学生趋之若鹜,“五一”假期全区旅游纳客超300万人次,等同于短短5天内“移动”了一座大城市;520·爱在滨海,“于响”片区激情上演“国潮嘉年华”,音乐会两天引聚6万余乐迷,城市热度陡然蹿升……从今年5月起,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的天津滨海新区文旅活动好戏连台、频频火爆“出圈”,对于一座一度以经济发展为“名片”的沿海开放城市,滨城此番文旅新“映像”让人着实颇感意外。
文旅火“出圈”的滨海新区
“太火了!”回忆起数日前的“国潮嘉年华 于响音乐会”情景,滨城市民赵先生仍颇有感慨。5月21日下午,他从渤海石油新村住处打车到于家堡单位加班,平时不到20分钟的车程,却足足用了40分钟,沿途随处可见相约而行、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青年面孔。
彼时,距他不远的宝信大厦东南侧草坪,正激情上演一场音乐“狂欢”,欢动的人潮中,就有他的21岁正读大学的女儿。但令他难以置信的是,这场为期两天的音乐盛宴,共吸引超6万乐迷云集滨城。其中,有6成来自天津,更有近4成来自150千米外的北京。公开数据显示,音乐会仅门票销售就超2000万元。乐迷的蜂拥而至,还迅速带火附近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让商家笑逐颜开。
“来了这么多游客,虽然路上有一点儿小堵,但看到城市满是烟火气,心里的小‘堵’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赵先生说,就是略有遗憾,没能陪女儿去现场看音乐会,希望今后还有机会。
堵!同样是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东疆港区交通实录。这座总面积仅30平方千米的人工岛,整个“五一”期间吸引游客近60万人次,有游客甚至在朋友圈感言:去一趟东疆,路上被堵超过半个小时。
此前,人们对东疆更多的谈资是航空租赁,国人乘坐的民航客机中,每三四架就有一架来自东疆融资租赁。而“五一”后,东疆又新添一张新名片——“日出东疆”。作为看日出的天津新“地标”,其缘起于天津师大李闯等大学生的东疆看日出骑行之旅。
“疫情防控转段后,我和同学想到尽快释放一下压抑的心情,决定骑行直奔东疆。”5月24日晚间,李闯在师大宿舍再次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热血沸腾。“我没想到日出东疆会如此火爆,这里居然成了看日出的打卡地。”
火爆“出圈”的滨海游还辐射到滨海新区版图南北两翼,“五一”期间,推出“第三届油菜花踏青季·露营节”的滨海农业小镇小王庄,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00万元。“接待人数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该镇党委书记李振感慨道。
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重点监测的60处旅游接待设施,假期累计接待游客约302.68万人次,其中12个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量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猛增162%,海博馆、极地海洋公园、东疆湾沙滩、航母主题公园等多家热门景区频创单日入园最高纪录。游客来源地中,北京、河北、上海、山东、辽宁位居前五。
滨海游,好一个“热”字了得!
“五一”长假旅游热余热尚在,“520·爱在滨海”系列活动从5月19日再度火热上演。而就在5月24日,一场旨在助推邮轮旅游、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圆桌会再度把滨海游推上各大媒体的“热搜”和“头条”。
大会传递重磅消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复航!“邮轮复航意义重大,标志着天津在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一位邮轮业内人士说。
滨海文旅“热”,背后有“玄机”
一座一度以海港和制造业闻名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级新区,文旅活动近期为何频频火爆“出圈”?滨海新区一家知名旅游景区的负责人说,人们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选择以休闲方式放飞心情,撬动和孕育了体量庞大的旅游出行需求,有力拉动文旅强劲复苏和回暖,成为催热“五一”假期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旅游热的重要动因。
而滨海新区近年来围绕壮大旅游业基本盘,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做足看海旅游“基础课”,夯实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基本功”,建成海博馆、航母主题公园、极地海洋公园、东疆湾人工沙滩、方特欢乐世界等一批实力强劲的大型旅游设施,让滨海新区吸引外地游客更添实力和“底气”。
另外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滨海新区各部门、单位主动出击、精心谋划、担当作为。“向海乐活节系列文旅活动,从创意到推出,不到一个月,就打出了名气,收获了人气,创造了财气,初步形成了品牌。这在外地很多城市看来,难以想象,几乎很难实现。”一位参与活动策划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一般而言,一座城市重要文旅节会的品牌形成,至少要经历多年漫长积累,而重大系列活动的策划到执行,一般也需要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的筹备周期。
“滨海新区‘向海乐活节’筹备期间,滨海新区领导组织活动成员单位线上调度会每天开到深夜是常态。”一位与会人士透露说,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干劲儿十足,集思广益,协同作战,信心满满,体现出滨海新区各部门、单位对加快滨海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紧迫性的高度共识和责任担当,这也是滨海新区这片希望沃土特有奋斗基因的传承和体现。
据了解,继“向海乐活节”“520·爱在滨海”等系列活动后,紧扣文旅高质量发展,助推城市文旅与夜经济消费等主题的系列活动仍在加紧筹备中,将有望进一步助推滨海新区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步伐,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滨海新区文旅业提质、升级。
热中“冷思考”,“流量”如何变“留量”?
业界人士表示,在全市深入实施“十项行动”、滨海新区加快实施“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之际,推动滨海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滨城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促进现代旅游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拉动城市内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对滨海新区旅游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密切关注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高度评价滨海新区主动策划系列文旅活动的做法。“面对国内各城市间的抢客‘大战’,打造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场景是关键之举。滨海新区旅游近期火爆‘出圈’就是最生动的例证”。
不过,面对滨海新区近期出现的文旅热,也有旅游业界人士提出了冷静思考。认为,当下如何让游客由“流量”转化为“留量”,进而更好支撑滨海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业界需要直面的一道“考题”。
东疆综合保税港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日前表示,以“五一”期间为例,虽然接待近60万人次,但游客人均旅游消费较低,由于维护旅游秩序和安全需要成本投入,这种仅有“流量”的旅游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流量”变为产业,需要观念和思路的转变。
滨海新区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总调度长褚青阳看来,“进淄赶烤”火爆之中给滨海新区的启示是,做足旅游高品质服务的“内功”“实功”是关键。这种服务不能一家“独唱”,需要的是政府与民间、乃至全社会的“服务大合唱”。
可喜的是,滨海新区各方正为如何“留住”游客付诸行动、展开探索。东疆已加紧研究利用闲置场地、开辟新的停车场所,缓解旅游高峰停车和交通之困,让游客旅游体验更加舒适,并计划开设宿营和餐饮消费场所,挖潜旅游消费。面对看日出的大学生群体,滨海新区开辟招聘专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才俊加盟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经开区结合“向海乐活节”开幕式、国潮音乐节,链接旅游消费,推出“于响好市”,挖掘旅游经济,收效明显。滨海新区更是加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部门旅游服务联动新机制,打造“游客吹哨,部门报道”的服务新模式,让旅游营商服务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相关专家也透露,目前正在编制中的天津国土空间规划,在滨海新区城市交通规划方面,充分考量城市宜游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将规划设计更多沿海、海河沿线旅游通道,让市民看海、亲海更便捷。
“滨海新区文旅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擦亮看海主题,打响看海品牌,进一步吸引北京游客是关键之关键。”张宝义认为,旅游的高品质,关键是项目和场景的高品质。他表示,滨海新区应着重做好两“洋”文章,一是立足滨海新区开放特色,打造国际范儿旅游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国外特色商品和时尚文化聚集滨海,如文艺演出等。二是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做足亲海、看海旅游项目,强化天津港工业观光旅游,以海博馆、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极地海洋公园等为依托,优化服务,深挖文旅融合潜力,让海洋文化真正变身旅游资源。
“发展高品质旅游,如何进一步吸引更多青年人也很重要,要在‘玩’上下功夫。”张宝义同时建议,滨海新区应充分挖掘和搭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旅游场景。比如开设专门的涂鸦场地,打造涂鸦文化,针对滨海新区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的特点,让动漫元素充分嵌入旅游,同时,打造符合青年口味的音乐节品牌,增强旅游的沉浸式和互动、体验感,让更多青年人爱来新区、爱上新区。
业界人士认为,滨海新区留住游客还需练足内功,下足实功,各部门、单位,全社会需要真正树立文旅发展全区“一盘棋”理念,倾力提升城市交通、住宿、特色旅游产品交易、文化展示、旅游景区等设施功能建设,让城市更加宜游宜乐;同时,深度促进文旅融合,继续打造在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力的旅游节会品牌,进而带动旅游影响力提升;进一步扶强壮大旅游产业薄弱环节,充分挖掘游客与市民旅游出行意愿和消费潜力,不断提速旅游消费、夜经济等。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