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年12月以来,全国多地同时出现多条传播链。今年1月份,日均输入病例数是去年11月份的接近2倍。所以预计在今年春节过后,气温明显回升之前,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复杂严峻的。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高风险地区群众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今天,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各地方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
01
最新疫情研判:2020年12月以来,多地同时出现多条传播链,境外疫情引起局部传播的风险依然较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说,从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的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而且有的地方在同一个省份或者城市同时出现多条传播链,出现了家庭、社区聚集病例。总的来看,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疫情大多发生在天气寒冷的北方地区,因为天气寒冷,温度低,病毒的存活时间长。另外,这些疫情比较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相对薄弱一些,所以容易造成疫情较为广泛的传播。
第二个变化:境外输入病例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月份,日均输入病例数是去年11月份的接近2倍,所以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存在。
第三个变化:春节即将临近,人流物流将会增加,聚餐、集会等聚集性活动也将增加,这都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所以预计在今年春节过后,气温明显回升之前,境外疫情通过入境人员物品输入并引起局部传播的风险依然很高,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复杂严峻的。
02
明确:高风险地区群众就地过年,就地过年政策分级分类,各地不能擅自加码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实需要出行的,也不要前往高风险地区。各地方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也表示,我们不允许、也不希望各个地方对国家政策简单化、一刀切,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疫情防控,要提供人性化、暖心的保障服务。
03
春节期间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就地过年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说,鼓励和引导企业以适当方式稳岗留工,保障就地过年农民工基本生活和工资休假权益,春节期间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赵辰昕说,过去的一年,实践证明疫情防控做得好,人民群众人人受益,我们整个国家受益。但是,疫情防控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当然,这种参与的方式也有很多。当前,选择就地过年就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方式。在国家有倡议、防控有需要、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就地过年,这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一种支持,选择这种方式,也是共同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春节。
04
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每周组织投放2至3万中央储备肉
加强生活保障: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假日期间线上线下多种文化体育活动和旅游的需要。春节期间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每周按照组织投放2万到3万吨中央储备肉的节奏,向市场增加供应。
做好管理服务: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就地过年的员工、农民工、留校师生等群体的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对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提供必要补助和帮扶关爱。
加强运输保障:确保就地过年群众公共交通出行方便有序,并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服务。加强应急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保障邮政快递等货运物流畅通。
05
新冠疫苗已接种2276.7万剂次,全国核酸检测能力达到单人单管1500万人份
截至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已超过1500万人份,这指的是每天、单管。如果实行5个人一管,或者10个人一管的混检,核酸检测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在各地开展了对感染风险比较高的重点人群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截至昨天已经接种2276.7万剂次。
编辑 | 程婷
综合: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