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就能取到清感冬饮,预防感冒效果还挺好,您也带上社保卡去拿两盒吧。”不久前,王阿姨在家门口的南开区华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了两盒“清感饮”(系列)制剂,服用效果不错,她还推荐给了自己的邻居。
今冬,“清感饮”(系列)制剂成为天津市民口口相传预防秋冬感冒的一味良药。从10月1日“清感秋饮”上市以来,天津已累计销售“清感饮”(系列)制剂近70万盒,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干预作用有效降低了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的风险。
据悉,“清感饮”(系列)制剂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研制,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监制的院内制剂。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宋新波表示,科研团队根据经典名方,结合临证经验和武汉疫情防控经验,集中开展科研攻关,针对四时邪气和儿童体质特点,以茉莉花茶、绿茶、菊花茶、大红袍为春夏秋冬四季茶药的基质,化裁“清感春饮”“清感夏饮”“清感秋饮”“清感冬饮”和“清感童饮”等系列制剂。同时开展“清感饮”(系列)处方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药理药效学研究、体内体外实验以及临床研究,并进行了专利申请。
“清感饮”(系列)制剂可以减轻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等)所引起的咳嗽、咳痰、咽痛、咽干等常见症状,对流行性感冒及其他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为推进制剂在全市的调剂使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市医保局、市医药集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处长于春泉介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制剂推广使用实施方案,全程跟进推动制剂产能提升、指导制剂调入调出单位高效对接,提升制剂全市调剂使用的工作效率。”
为了推动“清感饮”(系列)制剂上市,市药监局开辟了绿色通道,及时完成“清感饮”(系列)制剂应用传统工艺配置中药制剂备案和天津市中药饮片长有限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增加“茶剂”生产范围增项工作。市医保部门将“清感饮”(系列)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明确制剂医保支付价格和联网结算等内容。
在加强制剂临床规范应用方面,天津市组织专家团队录制了“清感饮”临床使用标准化培训视频,开展全市临床医师培训,促进制剂合理使用。截至12月,全市共有1万6千余名医师完成在线培训。
目前“清感饮”(系列)制剂调剂已覆盖天津市4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可就近取药。天津市南开区华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郑艺说:“百姓对于清感秋饮、清感冬饮认可度很高,我们储备了2400盒清感冬饮,至今已经销售2300余盒,每天销售量在40盒左右,我们也及时进行了药品的补充。
因季节要求,清感冬饮会销售到明年2月份,药品储备非常充足,市民无需预约,取药很方便。”据了解,“清感饮”(系列)不仅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很多中青年人以及儿童也在饮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为居民开展了相关的饮用指导。为了保障居民对于“清感饮”系列制剂的用药需求,天津市南开区卫健委加强了辖区各医疗机构培训指导,认真落实相关系列培训;建立多项便民惠民举措,居民可就近取药并保证百姓取药需求,同时,借助家庭医生团队做好推广使用,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百姓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居民满意度,为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陈婷 / 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健康周报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