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12月21日)18时02分

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

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俗称“进九”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冬至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

“冬至”过后

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

夜晚渐渐缩短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年冬至

还将出现近400年来的天文奇观

12月21日

“土木相合”罕见天象将现身天宇

这是两颗行星

近400年来最接近的一次

今天错过再等60年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发生在12月21日这次的“土木相合”,观测条件非常好,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在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观测。届时,土星和木星这两颗大行星几乎“挨”在一起,上演“星星相吸”的精彩好戏。

“土木相合”平均20年一遇,但像这次角距离如此之近的“同框”现象,实属罕见,堪称一次“大合”。这次“大合”是自1623年7月17日以来最接近的一次,下次再这么近的“大合”就要等到2080年3月15日了

数九寒天到来

“冬至”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衰,阳气起,地下的泉水开始萌动,是冬去春来的标志。但在天文意义上,“冬至”却表示严冬应时而至

进入冬至节气,“数九寒天”也将正式开始,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了。数九又称冬九九,从冬至当天起,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从“一九”数到“九九”,春天就来了。

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热量要比吸收的热量多,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降至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说。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冬

2020年12月21日 进九

2021年1月8日 进入最冷的“三九”

2021年3月12日 出九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冬至天气

随着冬至到来,冷空气也接踵而至。预报显示23-24日和26日,天津有两次较强冷空气过程

具体预报

12月21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4到-3度。

12月22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5到-2度。

12月23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北风3-4级转4-5级阵风6级,5到-5度。

12月24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北风到西北风3-4级转微风,2到-5度。

12月25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3到-5度。

12月26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3到-4度。

冬至三侯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

静候温度慢慢回升

生命

坚韧又顽强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二候糜角解

雄麋鹿骨化的老角开始脱落

随之又长出新的犄

褪下昔日风霜

诞出明日希望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三候水泉动

冰封的水面下

泉水仍然流动不息

静谧与灵动

在这里交融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冬至习俗

吃饺子

对北方人来说

是冬至这天必不可少的习俗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但你知道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据称冬至吃饺子

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所以

至今人们仍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对吃很有讲究的天津人来说

冬至的这顿饺子

还有很多讲究

倭瓜饺子是天津老例儿

在食俗方面,《天津卫志》和《天津县志》对冬至都有“食馄饨,绘消寒图”的记载。而在民间,特别是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百姓常于夏秋之际,买来倭瓜,置窗台上,经过数月放置沥去水分,倭瓜充分糖化,此时做成饺子馅,其味甜软香鲜。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着蒜泥老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还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馄饨”,故有民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吃了倭瓜饺,不冻手和脚”“喝了冬至馄饨皮,不冻鼻尖耳朵垂儿”。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羊肉饺子有传统

冬至这一天,天津人沿袭着吃羊肉馅饺子的传统。1890年就在“三岔口”开始经营饺子生意的白记饺子馆距今已经125年的历史了,西葫羊肉水饺的制作工艺如今也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汤圆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祭祖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不少地方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同时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此外,古时还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时至今日在一些地区仍然流行。

九九消寒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进补

民间认为

气始于冬至

所以此时为养生最佳时机

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进补时应注意“养肾防寒”,多吃些温补助阳、强肾壮骨、养阴益气的食物,如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以增加热量。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分为几大类:

温补类食物

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

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滋补类食物

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甲鱼、鲍鱼等。

建议

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吃饭的时候宜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饮,多吃坚果类食物,可御寒、补肾健脑、强身健体。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冬至养生

为适应寒冬“万物休整,阳气内藏”的规律,宜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以养精蓄锐。午休后阳气旺盛,是运动养生最佳时刻,但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原则。“冬至”养生,重在养心,要安身静体,乐观畅达,不为琐事劳心伤神,以防早衰,保持旺盛精力,方可益寿延年。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春生冬至

白昼的时光将悄然变长

春生冬至

生灵万物正蓄势待发

繁花似锦的春天

就在不远的前方

今天“进九”!这个冬至400年来最特别!

编辑 | 马瑞 陈彤

综合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共产党员 生命时报 荔枝新闻等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0)
Michelle的头像Michelle编辑组
上一篇 2020年12月21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0年12月21日 上午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