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今冬首场寒潮天气自北向南横扫我国,中东部大部经历“断崖式”降温,中央气象台也是连发四天寒潮预警。昨天(13日),北方大部地区经历了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今天,南北方将一起“冻透”,19个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或刷新下半年来新低。北方的“天寒地冻”和南方的“湿冷魔法攻击”正在考验我们的抗冻能力……中国天气网独家推出全国抗冻地图和省会级城市抗冻排行榜,看看哪里的人最抗冻。
装备VS属性 南北方人到底谁更抗冻?
中国天气网微博发起的《北方人VS南方人,你觉得谁更抗冻?》投票,822个参与者中,623人把票投给了“湿冷攻击全靠抖”的南方人,占比高达75.8%;199人投了“天寒地冻都不怕”的北方人,占比仅有24.2%。

全国抗冻地图出炉 “不南不北地区”最抗冻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天奇表示,北方地区,虽然整体气温低,但有暖气加持,属于“外挂抗冻区”;而南方的抗冻能力根据地理位置和纬度的不同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抗冻哦~
中国天气网根据室内气温、湿度综合分析发现,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贵州等“不南不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湿度大,需要频繁抵抗“湿冷魔法攻击”,属于最抗冻区域;而福建东部、广州大部、广西中南部、云南中部、台湾北部、海南北部的冬季气温也有低至个位数的时候,偶尔也会手抖脚抖,属于一般抗冻区;台湾南部、海南南部、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始终温暖,环境优良无需抗冻。

最抗冻的“不南不北地区”还可以细分为海派湿冷、楚派湿冷、川派湿冷等区域。那么究竟哪个区域是抗冻属性最高的“最中之最”呢?中国天气网选取省会级城市作为代表,通过隆冬季节的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等因素来综合排名,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抗冻指数为五颗星,为最抗冻城市。
根据1981年至2010年数据,南京1月平均最低气温-0.7℃,相对湿度70.7% ;合肥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3℃,相对湿度75%,夜间最冷时,体感温度低于0℃,湿冷异常。

为何南方人更抗冻?
从气候上来看,北方的气温明显比南方更低,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南方人比北方人抗冻呢?针对这个投票,中国天气网的小编们也进行了一番内部讨论,几位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编感触尤深,大家都觉得家乡冷得更刺骨,甚至有人感觉离开南方后,抗寒属性降低了。
来自江苏的小伙伴表示:“我在江苏时,冬天必须穿秋裤;但来北京后再没穿过秋裤,因为感觉有暖气的冬天不配穿秋裤。”
来自安徽的小编表示:“在没有暖气的安徽,马桶圈的轮廓都能清晰感受到,晚上睡觉最怕起来上厕所,好不容易捂热的被窝,再也不想离开。”
来自湖北的小编表示:“在湖北时,冬天没觉得有多冷,但来北京后,习惯了暖气,冬天回湖北一次重感冒一次。”
大家讨论之后的结果是:在南方生活时更抗冻,来北京后抗寒能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中国天气网提醒,近期气温一路走低,湿冷魔法攻击和干冷物理攻击都在线,大家要多运动、及时增加衣物,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