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天津第十一届委员会九次全体会决议出炉。在这份事关天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决议里,“滨城”二字的首次出现相当吸睛。
而当下爬坡过坎的天津,无疑是需要信心的,需要我们1500万人倾注全力去描绘和演绎好这个故事:津滨双城记。
从“新冠防疫”看“津滨双城”
11月21日,滨海新区260余万人(后实际检测246.7万余人)将全员核酸检测的消息出炉。当“滨海发布”、“津云”、“天津广播”、“天津发布”、“天津日报”等官方公众号相继推出这一消息,并共同将之定名为“滨城大筛”时,对文字敏感如我者多少会心生诧异:这是怎样一个陌生而奇怪的简称啊?而一周之后全会落幕回头看,这显然不是一个新媒体小编的奇思妙想,而更像是一种投石问路的试探。抠字眼,有时候,也挺有趣。
27日,还有一条新闻与全会闭幕的消息差不多时间推出,叫“滨城大筛”2.0版本开始针对6类重点人群有序实施……好吧,不单理解,而且巩固了。
——Hello,滨城!
于是在百度上输入“滨城”二字,可知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样一座明明白白的城。有说海滨之城“大连”有此别号,有说山东滨州市滨城区,甚至有人的第一印象就会想到孙中山领导革命的常驻地、马来西亚槟城……但这都不妨碍很多滨海新区朋友甫一见面对“它”的喜爱之情,简单,亲切。“以前跟朋友聊天总说现在在新区工作。哪个新区?全国新区多了。从今天起,可以说咱是‘滨城’人啦……”
再回头说抗疫吧,透过几个数字就能管中窥豹。这次“滨城大筛”历时60个小时,检测的是246.7万余人,而在前不久的青岛大筛查中,这个数字是1000万,如果把“滨城”改成“天津”,这个数字就会是1500万左右!所以从抗疫看来,这种适当的“切割”,精准防控,会大量节省人力物力,会在特殊时期外出、交流时,有更清晰的定位……
但使滨城飞将在,不叫新冠出港湾!
以前天津有张橙色的报纸,叫《假日100天》,虽已凋零多年,却依然记得它们曾经在头版上给出过的一个大标题,叫“忽然咖啡”,短短4字把那种“突然之间被难以名状的情绪吸引,稀里糊涂走进咖啡店喝杯咖啡”的小情绪描写的尽致淋漓。那么,惊喜亮相的“津城”“滨城”是这样的“忽然双城”吗?笔者并非引经据典的考究派,但也有小20年的读报史,可以明确地告诉您,至少是最近30多年,这样的城市规划是一脉相承,滨城的推出可以说“水到渠成”。
天津以水而兴,海河穿城,三岔河口,七十二沽,千桥千面。天津又向海而生,153公里海岸线,北方最大港口,渤海湾C位出镜……
1984年5月,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办好特区和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决定,天津即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3月,天津市组织有关部门审查、修订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等上报国务院。1986年8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至此,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市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边实施规划的历史,进入了按照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行建设的时期。该规划提出“一条扁担挑两头”的城市布局结构,首次明确了天津的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心向双核心发展,提出了“全市工业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的重要思路。于是,在若干年后,人们看到了天津滨海新区矗立在那片曾经荒芜的盐碱滩上……
为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城市定位,2009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全市人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开始编制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6月3日,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出炉,其中正式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其中,“双城”就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天津“双城”概念首度出炉。2011年11月,《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正式由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其中,第九条明确提出:本市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城市功能。
我们怎样更好地唱好“津滨双城记”?
敲下这个问号的时候,吓了自己一大跳,因为这无疑需要我们在今后的5年、15年中,由1500万天津人共同作答。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些简单的“新闻连连看”,去更好地寻找答案。
先看两则前后两天发布的重磅新闻:
2019年3月4日,天津政务网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向滨海新区下放市级权利事项的通知》,向滨海新区下放625项市级权力事项,涵盖了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加快开发开放、完善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等各方面的需求,从制度上充分放权赋能,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真正实现“滨海事滨海办”。
回到11月27日出炉的“决议”,其中明确“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津城”现代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形成若干现代服务业标志区,“滨城”城市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基本建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现代的“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是文明的结晶,是市民们不断升级的“宜居”环境。比如:“津城”“滨城”将来是否能够“城在景中,景在城中”。而这些,恰恰应是党和政府奋斗的目标。
另外提醒诸位,“津城”“滨城”之间有什么?是全国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绝无仅有的“绿屏风”——多达736平方公里(是天津城区面积的两倍)的绿色生态屏障!
来源:北方网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