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首场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活动在高新区举行

近日,由人社部组织的第132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天津滨海高新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献智赋能。本次活动是“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首次走进天津,也是2025年全国首场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活动。

本次服务团活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协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霄,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巴音,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总裁田海嵩,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崔同湘,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保峰出席启动会。

活动前期,高新区按照要求,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向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设站企业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征集技术需求。共计7家重点单位22项技术需求,通过人社部专家服务中心面向全国张榜发布。通过遴选,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全国1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14位专家博士后揭榜领题。

活动中,服务团前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天津曙光产业基地开展学术交流,深入了解高新区产业规划建设及区域发展情况,分赴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重点单位把脉问诊、建言献策,现场达成合作意向,构建“现场诊断+长效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活动期间,滨海新区为服务团专家、博士后颁发“滨海人才服务证”。

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带来的前沿技术视角和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策表示,通过博士后服务团的精准对接,团队的工作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与服务团成员天津工业大学毛博士就“大型空间可展开薄膜结构拼接工艺研究”展开深度合作,为后续技术攻关奠定基础。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CTO薛超表示,博士后专家服务团针对推理算力不足的可能性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就企业软硬件产品提出成果转化方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服务团成员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孙豪博士表示,后续将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专家、博士后组成专项小组,针对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具体产品工艺场景开展全流程制造数据分析,通过现场数据采集与深度学理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着力突破航天装备制造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切实推动智能装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加大人才链产业链衔接,加强博士后工作创新力度,锚定 “博士后创新生态” 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上,打造高层次人才孵化池,促进博士后理论与实践融合;在科技创新上,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枢纽作用,推动项目、人才、资金高效配置,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在产教融合上,深化校企协同,通过双导师机制实现双向反哺,构建完整创新链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高层次人才动能,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0)
天津高新区的头像天津高新区作者组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2021年1月5日 下午3: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