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博物馆走进塘沽盐场小学,为校园孩子们开启一场别样的思政教育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教育职能,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月17日,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滨海新区博物馆)依托展陈内容《滨海故事》走进塘沽盐场小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宣讲活动。

滨海故事

滨海新区博物馆走进塘沽盐场小学,为校园孩子们开启一场别样的思政教育课!

活动伊始,宣教老师以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为依托,通过播放幻灯片、宣传片以及开展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了解滨海新区自成陆至今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与风土人情。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秘,感受到科技进步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艰辛不易,感悟到革命先辈们崇高的信仰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我国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还积极主动地参与问答互动。

渔绳结技艺体验

滨海新区博物馆走进塘沽盐场小学,为校园孩子们开启一场别样的思政教育课!

“渔绳结”伴船而生,随渔而兴。捕鱼是滨海先民最初的谋生手段,要想平平安安地渡过大浪就得保证渔船的平衡,而船的平衡就取决于滨海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手工技艺渔用绳索结。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滨海先民的生产生活,宣教老师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渔绳结的起源与应用,并对几种不同绳结的系法进行了现场演示教学。最后,在宣教老师的引导下,大家纷纷开始尝试打渔绳结,只见一根小小的渔绳在灵活的指尖穿梭,编织着滨海先民的智慧与财富。小小的绳结,让课堂趣味盎然,同学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此次活动的举办让孩子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学会了打渔绳结技艺,还深入感受到滨海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一颗爱国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努力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厚重的历史与精妙的民间技艺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孩子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滨海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他们将秉持先辈坚韧不拔、奉献自我的精神,勇敢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拼搏。

未来,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滨海新区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国家二级博物馆、天津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天津市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天津市科普基地作用,不断完善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场馆资源,积极开拓研究,推送更多的“优质课程服务包”,打造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实践创新“第二课堂”。

来源(图源):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0)
滨海文旅的头像滨海文旅作者组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午5:39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午6: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