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制定此日的主要目的是为普及和推广脑中风防治知识,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究竟有多可怕呢?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曾发布《全球疾病负担报告 2013》,评估了 1990 ~ 2013 年间 188 个国家的死亡情况,列出了前十名的死亡原因:
始终位居排行榜前列的就是——“脑卒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脑卒中的发病大多是突然的,但也是可以预警的。通过视网膜微血管的检查,可以对脑卒中风险进行有效评估。2月19日-21日, Fadi Nahab教授在国际卒中大会(ISC2020)Late Breaking Science 会场上公布了FOTO-TIA研究结果,该研究分析了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对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论显示在评估疑似TIA患者时,免散瞳眼底照片评估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可作为鉴别TIA和脑卒中的独立因素。视网膜微血管的改变为脑卒中提供了另外一种诊断方式的可能。
通过视网膜评估脑卒中风险的技术研究在我国也有很大进展。近日,国家柔道队、蹦床队教练和运动员通过Airdoc人工智能系统,分析血管和神经的异样改变,评估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几十种健康风险。
如果在视网膜上有明显的出血点,或在血管上发现交叉的痕迹,这种情况下需警惕动脉硬化,动脉硬化越严重,患上脑卒中的风险就越高。也就是说除了纠正不良的习惯,控制全身疾病外,也要每年做次视网膜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病变。
原标题:人工智能视网膜检查可发现潜在脑卒中风险
来源:中国网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