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学区入学
学位为何仍会“挤破头”?
当下的学位紧张
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紧张
以天津市内六区为例
和平、南开、河西学校承载压力
要大于红桥、河东、河北
根源在于有些家长受认知惯性的影响
同时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村生源在向
涉农区的城区学校和中心城区转移
出现农村学校“空”的问题
今年8月
天津启动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
辐射引领2.0工程
把优质教育资源向
滨海新区
中心城区东部和北部
远郊五区辐射
2024年
天津的学位建设进展如何?
市教委最新回应
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万个,涉及12个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分布在滨海新区、南开区、红桥区、河东区、河西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静海区等10个区。该项工作将进一步补齐滨海新区、市区、环城等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存在的学位紧张短板,更有针对性的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
滨海新区耀华中学滨海学校、海教园南开学校和慧南路校区、北辰区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以及南开区六马路地块配套小学等,都将于明年建成,将通过“教研训”一体化及干部教师互派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同提升,让学生在家门口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同时,全市明年还将新增普通高中学位7000个,进一步扩缓解教育资源承载压力。
此外,2022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普通高中资源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2.6万个。其中,2022年已新增普通高中学位8010个,2023年已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0450个。
今后几年,还要继续加强资源建设。为了科学规划、精准供给,避免过度建设造成将来校舍闲置问题,市教委已成立专家组,就我市人口结构变化与教育资源供给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各区也在全面统计今后几年各区域学位需求,结合具体需求,科学完善教育布局,采用新建学校、盘活闲置资源改建学校以及教育资源重组、内部挖潜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满足群众入学需求。
来源:天津广播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