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获悉,天津市部署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从今年起,本市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能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能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能少于32学时。同时,依托天津农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文化场馆等,重点建设5个市级、16个区级劳动教育基地,共建50个“农业+”“工业+”“科技+”“生态+”“文化+”“旅游+”“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信息+”等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依托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劳动教育合作基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劳动教育课。认定不少于60个中小学实践课堂资源单位,统筹安排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服务性劳动基地。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建设1间劳动教室,每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至少建设1个校内劳动教育工坊。
此外,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毕业依据和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作者:雷风雨)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