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来啦!在津过年,津津有味!

“菜单”来啦!在津过年,津津有味!

为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丰富就地过年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市文化和旅游局深挖本地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活跃演出市场、用好文博场馆、弘扬传统非遗,在春节期间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看展览 文博场馆推出多场线上线下展览

为做好春节期间市民参观服务,我市各文博场馆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对场馆展出内容进行更新,除日常基本陈列外,还将举办多场线上线下展览,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

天津博物馆除了常设展览,还将举办“‘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等6场线上线下展览。“‘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由中国文物报社联袂40余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幅文物艺术品图片,于多地同步奉献给观众。

天津自然博物馆将特别推出“牛气冲天”生肖特展。此次特展包括牛年看牛、牛族家谱、牛的生活、牛的畜牧与疾病及牛文化五个板块,分别介绍了牛的分类、演化、生物习性、与人类关系及与牛相关的文化等诸多方面。自然博物馆除基本陈列展览外,“北疆博物院科学考察历程展”“丝绸之路自然大观展”等5场线上展览,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大家了解大自然的奥妙。

天津美术馆持续展出“天津市革命老区新貌摄影展”“写意的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饮湖清澜──天津博物馆馆藏刘子久作品”“风光霁月──李叔同诞辰140周年书法传承展”5场主题展览。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持续展出“新‘护生画集’,绘文明故事──纪念李叔同诞辰140周年师生绘画作品展”“李叔同与南社”展览。

平津战役纪念馆展出“平津战役基本陈列展览”“把青春献给党”“永不褪色的记忆──抗战老兵摄影展”。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展出“穿越恐龙时代”“贝壳物语──珍稀海洋贝类展”。

因场馆提升改造,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将举办“新春佳节忆伟人 扬鞭奋蹄过大年”线上展览。由社教人员录制趣味小视频,介绍“年”的来历,选取周恩来过春节的几个小故事,在充满意趣的讲述中带着孩子们共同感受一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品书香 天图春节不闭馆,津门故里享书香

留津过年不返乡,津门故里享书香。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为了让广大市民特别是选择就地过年的读者度过一个祥和快乐、充实健康的书香春节,天津图书馆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春节不闭馆,同时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下服务和线上活动,让读者更便捷地享受阅读快乐,徜徉书海共度文化年。

2月11日(除夕)至2月14日(正月初三),天图开馆时间为9:00—16:00;2月15日(正月初四)至2月17日(正月初六)正常开馆,开放时间为9:00—18:30,其中海河园馆区为9:00—16:30,复康路少儿馆、贵州路绘本馆为9:00—17:00。读者入馆须按要求提前预约。

此外,即日起至本月底,天图各种线上展览、展示、征集、荐书活动精彩不断。截至2月18日的“开门迎福气 挥毫作春联”春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截至2月26日的“剪纸迎新春 巧手绘福牛”春节主题活动,截至2月28日的“我爱你,中国──最美中国年画展”,让读者在欣赏年画、书写春联、动手剪纸的过程中,感受传统中国年的味道。

天图在线上推出“诵读经典美文 歌颂伟大祖国”迎新春经典诵读作品展示,赞美伟大祖国,歌颂平凡英雄;新春系列线上展览──“感动2020我的日记”优秀作品展、“我与图书馆”优秀摄影作品展、“我心中的图书馆”优秀书画作品展,通过展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动人故事,彰显图书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内涵。“悦读之星”风采展示,通过“悦读之星”讲述读书故事、分享读书感悟,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悦读星”推荐──带一本好书陪您过年,通过推送“好书推荐”短视频,积极引导京津冀甘地区读者徜徉书海。

2月6日至7日的“牛牛捏捏”手工展示,由绘本馆老师带领孩子们用提前准备的彩泥捏制各种小动物,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月8日至28日在线上和线下共同举办的迎新春·传统文化专题书展,为青少年读者推荐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优秀图书。

2月13日至14日、27日至28日推出的“《小牛的春天》《音乐牛索菲亚》绘本故事”“《元宵》《元宵游戏》绘本故事”,由绘本馆老师讲解绘本故事,小朋友和家长可一起参与并分享听后感,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2月20日至21日的“梦娃线上小剧场”亲子活动,由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演绎小故事并录制成音频或视频分享,快速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赏非遗 伴非遗过大年,让文化进万家

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市文旅局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将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把具有天津特色的“年味儿”文化搬到线上,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平台开通非遗政务公众号9个,将蕴含着浓浓“年味儿”的非遗项目用短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在全国各地过年的天津老乡,也向全国人民展示天津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近期,杨柳青画社年画和河西区庆音法鼓传承人在酷狗直播间向网友们讲述了年画和法鼓的由来,并进行了展示;蓟州区开展独乐寺庙会迎新送福线上活动,近一个小时的直播,让网友“身临其境”感受独乐寺庙会的悠久历史以及蓟州区独具特色的剪纸、皮影等文创产品。此外,市文旅局还与天津新华视屏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其在高校、古文化街的大屏,展播非遗项目,让节日里的“年味儿”更浓。

我市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和单位因地制宜、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展览、年俗表演等活动。河北区文旅局与区文化馆联合举办“颂传统文化 展非遗风采”河北区非遗项目品鉴活动,线上展示了堤头庆云高跷等区内特色非遗项目。南开区老城小梨园将打造非遗直播孵化地,为非遗项目提供传习、讲习场地及服务,帮助非遗项目实现线上直播。东丽区文化馆正在举办“花灯弄影──非遗传统宫灯展”,展示中国传统宫灯的历史、特点、传承知识和图片,并向观众介绍东丽区市级非遗项目──周氏宫灯实物。杨柳青古镇春节灯会活动正在进行中,邀请市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与观众互动,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风筝、剪纸等制作工艺,上演民间花会大头娃娃舞、舞龙、扭秧歌等杨柳青传统民间花会及石家大院戏楼戏曲演出等,同时沿街设置展灯,让游客重温杨柳青特色年俗。

来源:天津日报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13)
Michelle的头像Michelle编辑组
上一篇 2021年2月7日 下午12:32
下一篇 2021年2月7日 下午12: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