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中国乐器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一,而全球约一半的萨克斯都产自天津静海的一个普通村庄——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

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从事乐器生产,全村3000多名乐器从业人员,每年创造产值近3亿元。四党口中村是怎么从默默无闻变成中国知名的“乐器村”的?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全球一半萨克斯产自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

从一支萨克斯起家

从天津市区向南驱车40公里,便来到静海区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村里一共有三十几家乐器生产相关企业,陈宝展也经营着一家。“我父亲应该说是最早的一代。”说起乐器村的由来,陈宝展一脸的自豪,“那是在1986年,我才17岁,我们村有一个村办企业,是做乐器配件的。虽然厂里活挺多,但是不赚钱,加工一个件,最多几毛,甚至才几分钱。而乐器厂那边,门口总是排满了来买萨克斯的人。”

陈宝展的父亲陈树行是厂里的能人,他觉着既然各种配件他们都能做,为什么不能自己组装一支萨克斯?于是他从市里请来几位师傅闷头搞起了研究。陈宝展每天看着父亲和师傅们没黑没白的干,脑子里也是一头雾水,“开始打算三个月做出来,没出来,五个月还没做出来,村里好多人都怀疑,咱农村做的出来洋乐器吗?做出来又卖的出去吗?我父亲不管这些,就坚持弄,师傅们都在我家吃住,大约半年左右吧,终于做出来第一支萨克斯。”

经销商们得到消息主动找上门来要货,四党口中村生产出来的萨克斯供不应求,于是一家村办企业分开变成三家。

转眼到了2000年,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搞起了乐器生产,目前四党口中村最大的乐器厂奥维斯也是那个时期成立的,公司董事长张国民回忆说:“我们厂以前是纺织机械配件厂,也是村集体企业,那几年纺织行业走下坡路,我们就转产做乐器,一来是觉得这行前景不错,二来是制造乐器离不开机械制造,我们厂有基础。但我不是人家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选了一种新乐器——长笛。”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张国民手拿长笛给记者展示

三家变三十多家

20年前,张国民正值不惑之年,做事总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乐器生产组装要求十分精密,吻合不好的话,一吹就漏气,音也不准。“比如长笛一个音孔盖,就要改几次,我们从天津管乐器厂请来了老师傅,一支长笛有一百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得这样,反复测试改进。”

一边抓生产,一边跑市场。每取得一点改进,张国民就亲自拿着新出产的长笛跑到市里的外贸公司,“到了一家,人家试了试说,你放下吧。然后我就再跑下一家,还不行,我回来就组织人继续改进,等改进完再去。”大约过了半年,奥维斯生产的长笛终于达到出口的标准,“2000年的12月中旬,经过多位演奏者的鉴定,我们生产的长笛终于符合标准了,第一单200支出口韩国。”

在稳定长笛生产的基础上,奥维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2001年开始做萨克斯系列,“以前都是依靠人工生产,人工剪裁,人工拉伸、焊接。我们做萨克斯,是自己研发模具,一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二来也可以提高各个器件的标准化程度。工业化程度提高了,乐器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到了2002年,四党口中村的乐器产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三家村办企业相继改制,逐渐衍生出三十多家。陈宝展自己开了一家乐器包装厂,为村里的企业做配套,生意好的不得了。奥维斯依托机械制造的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线,开发了小号、短号、高音小号……等十几个品种,短短几年就发展成村里的龙头企业。

为了支持乐器产业的发展,2005年蔡公庄镇规划建设了一个乐器产业园区,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张国民期待着奥维斯在这里大展宏图,但是2007年一次国际乐器展,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蔡公庄乐器产业园

从“贴牌”到做品牌

2007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一对儿来选购小号的母女,张国民为她们认真地介绍了半天,可母女俩啥也不说就走了。“后来这娘俩到了我们旁边的展位,那是家英国公司的展位,国际一线品牌,其实那是我们给他们代工生产‘贴牌’的,她们二话没说就买了。”说起这事,张国民仍有些激动,“你说说,都是我们生产的产品,我们卖5、6百,她们不认,那边卖6000,拿着就走,这就是品牌效应!”

那一刻,让张国民深深意识到,光拼产量拼低价是不行的。也正是这次参展,让张国民抓住了一次转型升级的机会。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奥维斯参加乐器展

展会上,一位英国客户对奥维斯的产品很感兴趣。展会后,英国客户拿着国外顶级品牌的小号入气孔,专程跑来天津找到奥维斯。对于铜管乐器来说,入气管是关键,对乐器的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张国民说,“客户问我们能不能做出同样的入气孔来,技术人员看了直嘬牙花子,太难做了!入气孔都是有角度的,但是这个入气孔它的角度改变是阶梯渐变的。”张爱民抬头看了看时间,已是下午4点钟了,客户表示转天下午4点就要从北京飞回英国。满打满算只有不到20个小时。“时间紧,难度大。可是我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说干就干,张国民当即召集技术团队,分析角度,反复调试,一直干到夜里2点。产品出来了,他们来不及修饰,转天上午就拿着个没有抛光没有喷漆的短号,赶到客户那里。“客户一试吹很惊讶,他说完全没有想到!”订单很快就下来了。开始是短号,然后是小号、萨克斯……一个接着一个的订单接踵而来。“刚开始干时,一年才做几十万,2007年时候每个月就三、四百万。而且,这个客户认可了后,很多欧洲客户也都跟着认可了,我们在国际上也就打响了知名度。”

此后,奥维斯走精品化路线,着力于中高端乐器的研发生产。三维建模、数控加工,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精密度。中音号、上低音号、圆号、长号……奥维斯的中高端乐器成系列量产。张国民说,攻坚大号时最为困难,“大号制作全球都很少,能生产的几个厂家都在德国。它研发难,投资大,我们光模具和研发设备就投了2000万。不过攻克了这个也奠定了我们在行业内的地位。”

2009年,奥维斯推出旗下中高产品专属品牌——惠特斯曼,产量占比总产量的50%。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乐器产业园的其他企业也在自主品牌上精耕细做,“圣迪”、“科布雷”、“符来门”、“亚华”等自主品牌西洋乐器产品脱颖而出,并全部通过国家文化部研究所和国家商标注册。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乐器上专门打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钢印

在张国民带着团队走精品路线时,陈宝展也开始重新定位企业的发展路径。他也要制造乐器,还要独辟蹊径地走一条窄众发展路径,生产冷门乐器双簧管和巴松。

会“做”还要会“吹”

“我从事多年乐器行业,知道双簧管和巴松这两种乐器是管乐中最难做的,没个三五年的技术储备根本做不好。”提到自己选择的两个产品,陈宝展很是自豪,“我现在的产量,双簧管一年1300多支,巴松400多支,70%以上出口,听着产量不多,其实我们厂在全国数一数二。”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陈宝展展示双簧管

乐器厂工人张俊秀说,刚开始听说要做这两种乐器,大家都傻了眼:“做了三十多年乐器,连巴松这名字都没听过。而且这是木管乐器,跟铜管乐器还不太一样,它对机械化的依赖比较少,对手艺要求高。”

为此,陈宝展专门请来了天津歌舞剧院双簧管、萨克斯演奏家江胜勇,一方面帮他们研发乐器,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校准音高、鉴定音色。陈宝展说,定音高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是他们的短板,“你比如,音准问题,音准对于每个乐器都是大问题,木管乐器更突出,因为选材的问题,个体差异很大,每支跟每支都不一样。所以每支乐器都要江老师来试,我们请江老师一周来一次。”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江胜勇老师帮助校准双簧管

时间越久,陈宝展就越发觉得,不懂乐器演奏,只会简单制造,会限制乐器产业的发展,“我们村90%不会乐器,生产乐器就跟生产工业品一样,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品质很难提高。”

这样的困惑张国民也有。2007年后,奥维斯就开始有意识地聘请专业演奏人员,为每种产品做指导。“我们十多年陆续请了100多位老师,甚至国际上有名的专家来指点,来检验产品。还要求每种乐器的检验员都必须会鉴定音准、音色。我们甚至请老师培训员工,在厂里组建了一只铜管乐队。”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乐队正在排练

陈宝展在培训员工的同时,干脆培养起自己的儿子。2013年的一天,陈宝展叫来了正上初中的双胞胎儿子,让他俩在双簧管和巴松中各挑一个学习。陈宝展的二儿子陈子轾说:“让我们学乐器初衷很简单,因为我爸不懂,很多东西老师告诉他,他也理解不了。”

带儿子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每周六日早晨,父子三人都会早上7:30准时出现在天津交响乐团门口,几年如一日。陈宝展说,“当时我送他们去学乐器,很多人不理解,说学这干啥,不会吹不是照样能做?”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陈子轩练习双簧管

多年的付出结出了硕果,两个儿子双双被四川音乐学院管乐系录取。老二陈子轾还在学校里学习了乐器修理,对巴松的理解更深刻了。“我寒假回来,发现以前工人对巴松每个音孔的开键高度没有概念,制作全凭感觉,但是开孔高度会决定一部分音准,我发现这个问题,向工人普及了这个概念,还教给他们专业测量工具如何使用,保证了音准。”陈子轾说。

这不,放寒假了,小哥俩又商量着利用假期,在村里办些义务音乐课,为工人普及乐理。现在,这种理念已经是全产业园的共识,奥维斯已经开始和专业的演奏大师合作,提高产品品质。2019年12月20号,奥维斯在北京音乐厅召开了上低音号推介会,隆重推出大师合作款G系列上低音号,反响空前。“龚宏亮老师是旅英的著名上低音号演奏家,是我国上低音号获得国际比赛冠军的第一人。我们合作共同提升上低音号和铜管号的优化设计,从入气管的角度、弯儿的弧度等等,都给优化了。合作使得我们产品更加迎合国际市场需求。”张国民说。

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来自天津这个村!

▲张国民和G系列上低音号,背后海报是龚宏亮老师

快到春节了,村里不时飘来萨克斯曲《北国之春》和村民的欢声笑语,这是四党口中村民独特的迎春方式。作为乐器村,现在这里的孩子们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在学校学习萨克斯。动人的乐曲声中,既有村民们安身立命的产业,也有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张国民说:“全球一半的萨克斯都产自我们村,我们村现在有生产乐器企业34家,从事乐器生产制造的3000多人,电商几百家,年产铜管、木乐器34万多只,年产值近3亿。也带动了周围村庄就业,也带动了箱包、机加工等相关产业,形成蔡王庄镇乐器产业集群。我们不仅生产乐器,我们的孩子也在音乐声中长大。音乐走进生活,他们的未来会更不一样。”

记者 | 宋震 王瑞

编辑 | 韩振

来源:天津广播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0)
Michelle的头像Michelle编辑组
上一篇 2021年1月23日 上午11:27
下一篇 2021年1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