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美容有了“消费冷静期”

健身美容有了“消费冷静期”
  近年来,预付卡消费退卡难、维权难,甚至商家跑路等问题备受消费者诟病。由此,多地试点推行“消费冷静期”等措施,探索治理预付卡乱象。

多地探索设置预付卡“冷静期”

近日,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除了消费者付款后有15天“冷静期”的规定外,还对企业发预付卡要提供担保、预付卡不得设有限期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7天无理由退货”早已深入人心,江苏此次再加码8天,不少网友表示:“冲动型消费的人确实需要冷静期”“建议全国推广”“后悔药,真香”等等。

事实上,这并非预付卡“冷静期”第一次进入人们视线。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曾推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对单用途卡备案、退卡做了大致规定。近年来,一些地区针对预付卡消费探索更为详细的管理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草案)》不存在范围、条件限制,消费者享有的是真正的15天内无理由退卡。也就是说,即使消费者使用了该卡,只要在付钱后15天内反悔,都可以要求商家退回未消费金额,属于无理由的“反悔权”。

预付卡:办卡一时爽,退费难上天

当下,不仅理发店,在健身房、美容院、教育机构、饭店甚至菜市场,预付打折销售模式已经深入现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次付费就可享受折扣、减少支付次数等麻烦,加上店员精湛的推销话术,“充多少返多少”“多消费多优惠”,消费者无疑会产生“很划算”的想法。

但现实中,因预付卡产生的纠纷却不断出现。据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统计,2020年上半年单用途卡领域投诉共26478件,主要集中于培训(占比36%)、健身(占比28%)、美容美发(占比23%)领域,其中关门跑路投诉占比达到一半。

“跑路令人防不胜防。”彭兴宇是北京一所高校的老师,他说,去年自己以充值办卡的形式为孩子在一家教育机构报了课外学习班,但在疫情影响下中断了消费,直到疫情缓解之后再次前往,才发现该教育机构已卷款跑路。

“里面还剩两万多块。”彭兴宇说,很多家长考虑到维权成本更大,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除了商家跑路,退卡难、退费难同样是消费者面临的大难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办卡时极易受到商家打出的优惠措施诱惑,不少消费者觉得自己被推销员“忽悠”了。而且,不少商家推出预付卡优惠措施的同时,在订立合同之初便会明文规定:一经付钱,不允许退转卡。

“后悔药”是市场乱象的解药吗

在预付卡乱象备受消费者诟病的背景下,不少网友表示,江苏这一预付卡拟设置15天“冷静期”若能真正落实,将会对许多别有心思的商家形成震慑。

上海市万联律师事务所律师阮超表示,江苏的“冷静期”规定更具有可行性。

“在现实案例中,消费者第一次开卡后需要正常使用,有人可能因为服务效果没达到预期而后悔,还有一部分人是预付卡快到期了,在销售人员话术影响下追加了相应费用,从而产生了后续纠纷。”阮超认为,“目前真正能达到规避冲动消费所造成的风险,似乎只有冷静期这一规定。冷静期制度应当贯穿预付卡消费过程。”

为了让消费者免于“被跑路”,此次江苏的征求意见稿中还对企业发预付卡要提供担保做了规定。

阮超指出,商业担保也好,保险保证也好,更重要的还是对预付卡所吸拢资金本身的监管。(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摘自中国新闻网)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8)
Michelle的头像Michelle编辑组
上一篇 2020年12月5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上午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