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9周年的重要时刻,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为这项重大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带来强劲动力。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3月16日,天津市武清区党政代表团赴河北省廊坊市学习考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为新时代新阶段津冀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外,过了永定河,就是廊坊市固安县。武清党政代表团赴廊坊学习考察的首站——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就位于这里。
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坚持“产业发展、数据赋能”,构建以供应链商贸物流为核心、数字化赋能为支撑、智能化运营服务平台为引擎的全新数字新商贸经营模式,打造环首都数字化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的成功之路,为武清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作了示范,让代表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廊坊模式之新。
代表团成员一路讨论交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谋划工作思路举措。
下朱庄街道工委书记、京津产业新城专项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张朝阳说:“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协同发展大战略、大格局,优化京津产业新城规划,聚焦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一体推进,提速‘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深化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体制机制创新,共享机遇,共促协同,共同发展,全力推动‘通武廊’重点领域合作走深走实,当好天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主力军’。”
走进现代商贸物流CBD,代表团成员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廊坊)规划馆听取了园区整体规划建设情况和重点项目情况,深刻感受到廊坊规划之先。临空经济区坚持“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形成“1+3+13”的规划体系(1个总体规划、3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3个专项规划),展现了世界眼光、一流标准,为武清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对标先进拓思路,学习取经谋发展。代表团成员深切感受到廊坊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站位之高、力度之大、行动之快。 谋在长远,更需干在当下。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巧生表示:“通过本次随团考察调研,武清要充分种好‘通武廊’小实验田,路网建设要秉承立足天津,沟通河北,融入北京的理念,加快推动唐廊高速、京沪密涿联络线建设,织密织牢三地快速公路交通网,加快要素流动、带动产业发展。同时积极配合发改委、自然资源等部门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促进京津‘同城化’发展。”
津冀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往来密切。看河北廊坊,想天津武清。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如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是摆在代表团成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我们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和三地企业信息互认。通过建立京津冀政务服务‘区域通办’业务平台,已实现武清区211个事项、香河县68个事项、大厂县77个事项、三河市104个事项、燕郊镇62个事项可以在津冀跨区域办理。”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卢德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区委‘3+1+1’工作思路,聚焦关键领域服务发展大局,持续深化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在部门跨省联动、多厅融合发展上拿出更实举措,继续推出我区200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线‘京津冀’区域通办业务平台办理,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加强信息融合共享,为省际部门间有效协同、业务高效办理提供有力支撑,不断为三地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市规划资源局武清分局副局长马先勇表示:“大运河流经廊坊22.9公里,流经武清62.7公里,是连接两地的水脉和文脉。作为规划资源部门,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区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统筹考虑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等方面下功夫,与廊坊一道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9年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
新时代新阶段
武清更将携手廊坊
结合两地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定位
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协同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同心同向,共绘新宏图 !!!
来源:美丽武清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微天津立场,仅供读者参考。来源: